【文旅融�
- 参加人数
- :0人
- 活动类型
- :文化鉴赏
- 活动对象
- :衡水市全体市民
- 报名方式
- :线上参与
- 活动日期
- :2020年05月25日 00:00:00-2020年06月01日 00:00:00
- 活动地点
- :衡水市图书馆
活动详情:
美丽的衡水湖畔有一个100户500多口人的村庄,它是衡水法帖的产生地——闫庄。它位于衡水市区西南20公里处,西、南和冀州市接壤,属衡水市桃城区管辖,滏阳河绕村而过。
衡水法帖拓印工艺,产生于何年何月没有翔实的记载,据调查明代永乐年间,燕王扫北,该区域战事频发,民不聊生。为了躲避战争,人们奔走他乡,以贩卖笔墨糊口度日,该村一位姓闫的老汉非常酷爱书法艺术,在贩卖笔墨的过程中,见碑就拓,见帖就求,为了扩展生意,便萌生了自己刻板拓帖的想法,此后便开始了卖帖的生意,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。
衡水法帖拓印工艺自明代形成以来,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雕刻、拓印、制作技术方法:
一、雕刻帖板的造材,主要是选择平原地区生长缓慢,木质较硬,纤维较短的杜木、梨木、枣木和桃木,这些木材雕刻时不易走刀,跑刀,便于搬运保存。
二、法帖大多以阴刻为主,雕刻采用直立刀法、陡刀立线、层层起底的方法。
三、拓印技术有锤拓、擦拓、蝉翼拓。拓片大多用毛边纸和生宣纸,因为以上用纸纤维长、拉力强、不易破损。
衡水法帖拓印工艺是古老的复印刷艺术,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。通过这种古老的复印刷技术,历史上众多的名家、名帖才得以流传下来。法帖作为载体,它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艺术的传承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衡水法帖清代以来还传播到日本、东南亚各国,为中华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重大贡献。